市场简讯
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南通双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国际甲壳素化学生物学与应用技术研讨会日前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200多位专家与会。 据介绍,除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五大要素之外,甲壳素因其在改善酸性体质、防治“富贵病”方面的保健作用,而被医学界称为“生命第六要素”。甲壳素最早发现于欧洲,应用最广的是美国。 中外专家认为,对甲壳聚糖、甲壳低壳聚糖、水溶几丁聚糖等在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应用,目前在中国已取得重要进展。南通双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双林提出的“氨基多糖与人体酸碱平衡”等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海蟹、海虾约5000多万吨,由此产生的虾蟹壳资源在1000多万吨左右,可生产甲壳素及其衍生产品30多万吨。但目前我国甲壳素产量还只有3万多吨,且99%是作为原料出口。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甲壳素产业还主要停留在为国外生产厂家提供原料的初级阶段,专家们呼吁要加强产、学、研的联合,尽快把科研、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成立由甲壳素专家组成的“中国甲壳素行业协会”,统一行业标准、规范市场,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壳素名牌产品,推动我国甲壳素产业发展。 |
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 / 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